既然这只眼睛必须睁着,那就让它看到自己想让它看的东西。
她要建立一个虚假的“陈然”。一个永远按照规定路线活动,永远待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行为轨迹规律到无聊的数字幽灵。
这要录下自己未来几天的真实活动数据,包括GPS坐标、网络接入点、甚至手机的电量变化,然后编写一个脚本,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罐装数据”源源不断地喂给那个愚蠢的软件。
一个坐在陈然旁边的nV生碰了碰她的胳膊,压低声音问:
“同学,你有多的笔吗?我的刚好没水了。”
陈然的视线没有离开屏幕,只是从帆布包里m0出一支最普通的黑sE中X笔,递了过去。
“给你。”
她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
“谢谢。”
&生小声地道了谢,便转回去继续做笔记了。
这个小小的cHa曲没有打断陈然的思路。她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飞快地构思脚本的逻辑框架。触发机制、数据缓存、时间戳伪造、异常处理。
一行行冰冷的代码构想,在她脑中清晰地排列组合,它们是她对抗这个世界的唯一武器。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动作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