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后面的巴黎和会,程诺虽然不想打击,但又不想梁启超因为过高期待,导致最后过于失望,想了想还是说道:“没有煤钢打下的国民工业基础,世界无公法,公法者,强者庄严其权力之具也。”

        梁启超虽然想反驳,但自己想想西方列强的所作所为,理智告诉他,程诺说的是事实。

        但情感又不允许他继续往下想,后果实在是太可怕,掩耳盗铃般转移话题:“普朗克这边,你下面准备怎么办?”

        程诺努努嘴:“西方哲人歌德曾说,只要人在追求,那他就难免迷茫。眼下这封电报就是他迷茫的表现,咱们当然有责任替他破除这份迷茫咯,该去还是去。”

        顿了顿,程诺感慨道:“其实这也不怪他,眼下的欧战哪有什么正义之分,大家都是支持自己的国家,他作为德国人,支持自己国家也是应该的,错就错在他德国是战败国。”

        梁启超有些困惑:“这是何解?”

        程诺笑着解释:“去年我就代表科学院,向全球各大国家发出邀请,邀请他们过来参加我们科学院的年会,任公先生你知道为什么最后我们没有做成吗?”

        梁启超问道:“为何?”

        程诺哂笑道:“民族主义高涨,当然是大家都忙着打仗嘞,这方面美国做的可比德国要激进的多了。”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后来者”,美国在1917年4月参战后动员了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为战争服务,以赢得这场“总体战”的胜利。

        由于美德关系急剧恶化乃至两国最终断交,美国国内反德情绪高涨。在这一形势下,高等教育界普遍表现出强烈的战争热情,积极支持联邦政府备战和参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