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叹了口气:“唉,别人我是不服的,但致远我是不得不服,年轻人有了成就不仅没有骄傲,反而继续闷声做事,上次能把碱做出来,这次化学肥料我也很看好他。

        不过话说回来,中华纯碱蒸出来的馒头那可真是真白啊,刚出锅的我一顿啥小菜都不就,就能吃仨……”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不知道咱们国内还有多少老百姓吃不上饭!”黄侃扭过头来,有些恨铁不成钢。

        “哎,你骂我作甚,莫名其妙!”刘师培回怼道:“有本事,你也干点什么啊。”

        “你怎么知道我光嘴上说,等着,我回去立马撰写几篇文章,用来声援致远!”黄侃毫不示弱。

        刘师培听罢一愣,随即笑骂道:“我是该夸你大丈夫能伸能屈,还是骂你不要脸呢?”

        辜鸿明赶紧劝道:“好了好了,蔡公带的文件大家传着相互看看,回去好好想想咱们后面该怎么打好这一仗,于国民经济、于民生关系至大且巨,极有讨论的必要……”

        ……

        如果说西方世界对化学肥料的争论多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视角、经济与经营的视角、科学与实践的视角,那么,民国时期关于化学肥料的这场论争则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内涵。

        对于民国时的人来说,化学肥料问题不仅仅是农学与农业领域的问题,它更是政治问题、国防问题与经济问题。

        尤其是经过程诺的请求下,蔡元培首先对化学肥料发表文章,点名支持程诺的中华牌,直接引起了舆论界的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