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同时期的其它租界,程诺也不是没做过调查,比如法租界,里面池沼遍地,有不少菜地和菜窖以及果树林,还是农村的面貌;日租界环境多低洼泥塘,不宜建较高大的永久性建筑;德租界就建了一条街搞起了房地产,吸引了不少达官巨贾、下野军阀和清朝遗老在这里建造别墅;俄租界只是商品集散地,只适合建造仓库中转地;奥地利租界靠近老城区,人口太密,地价太高......
最后算来算去,也只能便宜英国老了。
不过程诺这次过来的重点,显然不是简单送酸梅汤而来,而是有别的目的。
“守常先生,最近有一个留法俭学会的事,你知道吗?”程诺接过蒲扇,也学着刚才的模样给两人扇风:“听说是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人办的。”
“听说过啊,当初我设法出国留学时,就曾考虑过它,可惜后面被袁项城给停办了,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两三年内应该也送出去不少学生,意义很大。”李先生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好像蔡公还特别支持,专门成立了一个留法预备学校支持他们。”
“对,当时蔡公还是教育总长,留法预备学校就在北京,学会的宗旨是为了‘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造成新社会、新国民而努力。”程诺适时补充道。
李先生反应过来,有些纳闷道:“不过你突然说这些干什么,学会和学校早就停止了,你不会专门想自己筹备一个吧?”
程诺拿起蒲扇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自嘲道:“我哪有那个本事,送学生到那么远的国家去学习深造,不是只会撒钱那么简单的事啊。”
李先生困惑了:“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出钱,办教育的事你们来干啊。”程诺把扇子拿到李先生耳旁,轻轻扇风,略带谄笑道:“术业有专攻,我看咱们劳动补习学校也挺适合干这个。”
李先生本来想拒绝,可话刚到嘴边就立马给变了:“此事干系重大,转折速度之快,让我始料未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