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也是,谁让我吃饱了撑的呢,自己个儿捐的也不多,不过区区斐银五百元。”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有人高喊。

        “陈佳庚先生,捐献叻币一万元!”

        叻币,即马来亚、新加坡与文来在英殖民地时期,由英殖民政府所发行的货币,1899至1939年间发行,1940年废除,英殖民政府发行新货币马来亚元来取代叻币,但华人民间有时仍然沿用“叻币”来指称当地的货币。

        购买力与大洋相比约等于1:3,换算下来陈佳庚先生捐了国币三千元,在场的所有人都没他捐的多,一时之间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整个菲律宾华侨加在一起捐了叻币一万元,他个人可以一己之力可以正面对抗。

        然而本该接受赞扬的他却没有出现在主会场,而是在某个会客室与人正在商谈办学之事。

        “程教授,我在南洋都能听到您的报道,当初算学上的巨大进步让我们这些华侨也备受鼓舞,觉得英国老也不一定就比我们强在哪里,如今见到你本人,真是倍感荣幸啊。”

        程诺客气道:“这些话过誉了,陈先生身居海外仍心系大陆的教育,如今又为职业教育社贡献出这么一大份力量,让做小辈的我汗颜啊。”

        两人互相谦让几句,随即进入了正题。

        作为被伟人称赞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家庚自然不是庸俗之辈,此次回国除了支持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外,更多的是想回到他的家乡兴办学校,改变这一糟糕的现状。

        “唉,程教授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老家那里的问题确实是比较严重。”陈家庚长叹一口气,满脸痛惜:“当地政府昏庸腐败,国弱民贫,教育颓废,不可言状,乡村十余岁之儿童,因失学而成群结队,身无衣缕,近则败坏风俗,远则贻误民族前途,每念及此,乃默许自己如力之所及,当竭力办学,已尽国民天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