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讪讪,其实就算是三年之后,权家大郎也未必能入阿爹的眼。
她只好再同太后打商量,诚心诚意地说:“卑下还是更喜欢侍奉您老人家。”
太后觉得很慰心,“老身知道你有孝心,但人生大事要紧,还得先紧着陛下。”说罢回过味来,又拉长了脸,“难道你不愿意?”
苏月忙说不敢,“卑下只是自惭形秽,我是小城商户女,这样的出身,实在不配伴在陛下身边啊。”
有这顾虑是正常的,说明女郎很有大局观,太后便温存地开解:“英雄不问出处么,后世的君王定会注重门第,但陛下是开国之君,大梁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你不用如此灰心。”
苏月张了张口,发现反驳无效,只好怏怏闭上了嘴。
太后则为她鼓劲,“去吧去吧,到了陛下身边好生侍奉,拿出手段来。”
苏月只好哑然抱着袍服回了卧房,第二日一大清早赶往徽猷殿,立在殿前廊庑上等候。等了不多时,就见皇帝穿戴整齐,从正殿里迈了出来。
今日有大典,他穿着衮冕,因身量高大,很有煊煌的帝王气度。苏月见他肃容看向自己,忙低头向边上退让了两步,国用把挑着香炉的挑干送到她手里,朝她使使眼色,示意她随着一众宫人在前面开路。好在随行的人不少,她混迹在队伍里,只要依着旁边的人行事,就不会出错。
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过端门,顺着铜驼街一路往南,从紫微城到郊社的场地有很长的一段路,御道两边早就围起了黄栌的行障,看不见半点街景,只听见齐整的脚步,和马蹄清脆的踏地声响。
郊社的场地设在建春门外,甫一出城门,就是更大的一番排场,早有穿着朱衣的缇骑,铁桶一样把守住了四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