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蹊抬起头,目含期待。

        他是被逼于无奈才出来找活儿干的,家里的存粮早就吃干净了,要不是娘把妹妹嫁给了郑家二郎,换回一些粮食来,娘儿两个早在冬日里就要喝西北风了。如今粮食告罄,郑家无论如何都不肯再接济他们,祝氏只得靠挖野菜养活两人。

        好在宁王来了后肃清了土匪流寇,也没有再胡乱抓丁的情况了。李言蹊想着,再观望一阵子,若是外面当真平静下来了,就跟母亲搬回镇上家里去,再不跟郑家人混一个坟窝子了!

        “如今北境百废待兴,宁王殿下求贤若渴,特地设立了崇学馆。我见你是个有能为的,兴许能为殿下分忧解难。”秦掌柜拿起纸笔给李言蹊写了个荐条儿,交给他:“我们秦家在殿下面前尚有几分薄面,你拿着我的荐书去崇学馆,自有人为你安排差事。”

        崇文馆?李言蹊当然听说过那地方!听说好些有功名的有志之士都去那里投奔宁王去了,他自然也是想去的,但自惭于毫无功名,一直没敢去。

        没想到柳暗花明,他自降身份来秦记应招账房先生,居然意外得了这么个好处!这秦记,居然跟宁王殿下有交情!

        “多谢掌柜!”李言蹊当即起身,给秦掌柜行了一礼,揣上笺书兴冲冲出门去了。

        秦掌柜捻着胡须,笑眯眯的喊了一句:“李郎君,苟富贵,勿相忘啊!”

        里头的秦夫人把一切都纳入耳中,秦掌柜进到后头后就听他媳妇不屑道:“你如今越发荒唐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往殿下那里送。一个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送去那边能有什么用处!”

        “要我说,还不如你之前结交的那晏二郎呢!好歹人家能打能拼,到了草原上还能认路,要是跟胡人开战,用场大了去了!那书生他能做什么呀?”

        秦掌柜嘿嘿一笑:“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叫千金买马骨,专门做给那些暗中观望的人看的!广撒网才好捞鱼,网来的鱼多了,怎么也得有几条大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