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她们是吃过的,可这豆腐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宅院里的奶奶姑娘们可没兴趣去知道。
见乔三娘好奇,南乔便告诉她豆腐的制作过程:“挑拣豆子,泡豆子你都做过了,这一步是磨浆。磨完之后还要用干净的纱布过滤挤压,把豆渣挤出来。然后煮豆浆,点卤,最后把豆花装在纱布里压成豆腐。”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乔三娘点点头:“那一斤豆子可以做出几斤豆腐啊?”
“这可说不好,方方面面的都有影响的。”南乔一面往磨眼里面加豆子,一面说:“应该在二到四斤之间吧!”
一斤黄豆能做出二到四斤豆腐?
乔三娘眨眨眼睛,困惑道:“既然你们都会做豆腐,那做什么还要去集市上买?一斤豆子能出好几斤呢,岂不是白叫人家赚了钱去了?”
这话听的一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南乔也笑:“你有没有听说过民间一句老话?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买豆腐。那两个且不说,这磨豆腐,要赶在一早去集市卖,那就得夜里做出来,三更睡五更起,起早贪黑赚那几个辛苦钱。百姓人家又不是拿豆腐当饭吃的,偶尔吃一次罢了,哪至于专门为此去磨豆子做豆腐?”
而且石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的上的,没有趁手的工具,又谈何磨豆腐。
天气冷,磨好的豆浆落到桶里,不一会儿便泛起了冰碴儿,上头开始结起薄薄一层冰。
南乔跟孟氏抬着一大桶豆浆回到家里,把早就准备好的井字形木架放在锅上,铺好细密的纱布,然后将豆浆慢慢倒进去,浆水透过纱布流进锅里,豆渣被留在了纱布上。
母女两个搅着纱布用力挤压,尽量将残存的豆浆给挤出来。那豆浆才从外面拿进来不久,冰碴还未化尽呢,冰的两人连连抽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