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在微观粒子层面,普朗克尺度是目前人类科学理论中所能研究的最小尺度,超过了就会转化为黑洞,光走过普朗克尺度的距离,便被定义为普朗克时间。

        如果真能站在粒子的角度,去体验世界,大概率粒子所处的世界,其实跟宏观世界没什么不同。因为粒子所能体验到的时间流逝跟宏观世界所定义的时间流逝相差巨大。

        同理当改变了时间的定义,与之相辅相成的速度自然也会相应改变。又或者将时间的定义移除,那么微观世界将是单纯的力跟能量的世界。

        换句话说,所谓的测不准原理,无非是宏观世界针对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如果一个人能变成希格斯玻色子大小,那么他所观测到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粒子的位置不再是概率,而是确定的位置,它的每一个运动轨迹,都能清晰的标注。

        此时乔泽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是这样,粒子在宏观时间定义下的转瞬即逝,却有着清晰的轨迹。

        无数轨迹的路线最终形成了物理学意义上的场……

        纷杂的思绪终究变成了乔泽屏幕中那一行行的公式跟引理、定理。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他会完全忘记时间的流逝。

        甚至放弃每隔两个小时去阳台望远的习惯。

        如果不是苏沐橙一直跟在他身边,甚至吃饭都可能忘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