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提前把数学证明过程发表出来,如果能引发数学跟物理学界的广泛讨论,说不定能给他一些启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
当乔泽沉浸在一个极为具体的数学命题,总是能让他的思路变得更为明晰跟专注。
脑海中的各种公式,更是似乎转化为了一个个粒子在微观层面的运动轨迹,沿着一个个极为复杂的几何结构,不停的运动。甚至会让乔泽产生错觉,这些微观粒子不再总是处于量子叠加态,乃至于测不准原理都已经失效。
每一颗微粒,都如同宏观世界一样,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运动轨迹。
哪怕生命极其短暂,产生之后,转瞬之间又会衰变消失的那些粒子,比如希格斯玻色子。
并不是乔泽否定了测不准原理,而是他怀疑具体到微观世界,宏观所规定的时间已经不存在意义。
这一点可以从生物体作为参考,比如一个关键的参数——神经信号传播速度。
在不同介质中,神经信号传播速度是有上下值区间的,比如有髓鞘的躯体神经纤维信导速度在39-90米每秒。所以理论上而言,距离越短,信导所需的时间便越短。
这也是大象远比人类行动要慢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