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木工现在也需要一个车间了,三轮货车的车厢生产和组装,办公室食堂的家具打造,之前的几个木工师傅根本就不够用了,最近又招了两师傅。木工师傅还是比较好招的,主要是汽车厂的木工师傅要求不是很高,不想一些家具还要雕刻啥的。
反正罗成不再瞎折腾,新建设好的车间,勉强够用,包含罗成要搞的2.0版方块车。现在为了更快捷的生产,车辆底盘在其他配件没来之前,就可以提前生产了。一个底盘架子不小,都是需要车间的。
新的车间刚建好就瓜分完了,罗成让张主任再去安排建设一批车间。这次不搞小车间了,搞大型综合车间,上下两层的那种。
现在一个产品只是占用一个车间而已,产量都不高。但去看看纺织厂,火柴厂之类的。人家品种也不多,但一个品种就因为产量大,需要很多车间共同生产。
也就这年头土地申报使用根本不花钱,否则现在建好的这些单层几百平方一个的车间,罗成倒时候都会拆了,以后都建设成正规的后世厂房那种。
不过现在没必要去拆除,土地不够了批就是。而现在才哪到哪呢,别说现在规划内的场地还能建不少东西,还有预留的西边一大块地皮呢。
甚至在建设的各种职工宿舍,都是后面额外又申请批下来的地。就在北门过去一点点,因为都是建设的楼房,地基要打牢固,现在已经成片的在打地基了。职工楼除了领导住的大院房,都是三层的楼房,普通职工房和干部房只是结构和大小有点不一样,其他都是大差不差的。
普通职工楼,一栋房子有六十套,有双人的和单人的两种结构。干部房一栋就只有四十五套,多一个房间,面积大点。现在一下就建十几栋了,虽然不够每个职工分一套,但够每个正式工分一套了。
这建设职工楼,量一上来,费用也就不少了。这也是罗成为什么暂时放弃进口生产高精齿轮机器的原因,真的是算上叉车和发动机这个月能带来些利润,也一样是手头紧呀。
而不得不提的是书友质疑计划生产年代竟然还找资本家入股,这年代银行并没有什么企业贷款功能,因为企业都是国有的,需要钱搞什么,是找地方财政。而能不能批下来,就是财政上面的考核了。
另外就是后来的大活动,出发点是什么,就是现在是工人阶级主义。但当初建国之后,的确是到处都缺钱,借助了一些资本的力量,而能在这时代存在的资本家,基本都是对建国有贡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