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她不争气,若是争气些,母亲也不会自缢了。

        都是她的不是啊。

        徐太夫人也没心情关心德音了,她自己正伤心着呢,倒是崔月环去了上房好几趟,可不能让这位老太太出什么事儿,心中又埋怨徐氏也真是不消停。

        那次好容易放出来,其实就是给她的机会,她却还是伙同徐太夫人搞事,还以为自己是当家的太太,完全看不清楚形势。她能保留这条命,都是投奔人家纪氏的女儿,却总想挖人家的墙角,即便如此,也是让她在庵堂里住着。

        就像董氏,也是个明白人,她儿子被辛氏胡乱许配了娘家人,站在她的角度当然是愤懑难过甚至是委屈,因为自从她进府以来,虽然有宠爱,但是对辛氏无所不应。偏辛氏玩这样的花招,还自以为很聪明。

        殊不知越是这般,就让舆论和裴朔都会更同情董氏,连纪氏上次都亲自送补药去董氏那儿了,丝毫不再顾忌辛氏了。

        你内宅是你内宅的事情,董氏若冒犯你了,长辈们也自会为你作主,但你拿着裴朔的儿子耍着玩儿,人家怎么会不生气。

        同理,徐氏其实已经下堂了,生的女儿也不如人,要么就求去,再嫁便是了,实在是不成就安安分分的,将老等德音出来,母女两个一处过又有什么不好的?

        大势已去,就得看清楚形势。

        这些年崔月环早已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生气的小女孩了,逐渐的和各处打交道,也历练的成熟起来。

        郑无恒回来的时候,她刚从上房回来,就把此事和他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