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范嬷嬷心里清楚,她要是真的拿大了,那她在吴太妃这里可就站不住脚了。所以她还笑道:“端给太妃的,奴婢心里欢喜,也是奴婢应该做的,旁人做奴婢还不放心呢。”

        这话说的熨帖,吴太妃也喜欢听,她是个琐碎的人,嘴里说不吃点心,端来了又拈了一半放嘴里,嫌弃的很:“这糖霜放的太多了,口感不够绵软,我上回说了淋的浇头不必放那槐花蜜和桂花蜜,她倒好,又放的桂花蜜。”

        明明一碟吃的都差不多了,总要那般挑剔,从不说人的好。

        范嬷嬷嘴里道:“奴婢一定训她们一顿,这做点心的王嫂子也太没个长进了。”

        等吴太妃吃完点心又去做早课,范嬷嬷才从那里出来,见王嫂子喜笑颜开的,她喝止住她:“你倒是高兴的紧,可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是小王妃说我点心做的好,赏了我一吊钱,其实赏钱倒是没什么,就是主子人好,我们也少受些排头。”其实王嫂子是说含蓄了,是小王妃听说她还有个女儿,因身子不大好,做不了重活,太妃那里的位置又挤不进去,小王妃又说她那里缺一个三等的丫头,王嫂子自然是喜不自胜。

        但这些就不能和范嬷嬷说了,毕竟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范嬷嬷看出端倪,又对比郑氏和吴太妃的行事,心里有数了。吴太妃现在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但以前从无比较,府里的人只有吴太妃一个主子,但现在来了小王妃,以她的地位随便拉拢几个人也不稀奇。

        以前的吴太妃年轻稍轻一些,尚算精明,如今人年纪大了,人也糊涂,先前还有个荀柔在,如今稀里糊涂的,但人家是只管账上要银子要的吓人。

        既然准备去霍家,徽音当然也得让人准备寿礼,建业这边的大管事是吴太妃的陪房,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陪房,当年她进宫里去,连丫头都不许带进去。这些人都是她后来在吴王妃去世之后提拔的人。其实不必看都清楚,眼见之前吴太妃的人在徐州大捞特捞,就知晓他们在建业也不会廉洁奉公,恐怕贪污更甚。

        但现在不是戳穿他们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