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鲁迅眼光老辣,诸卿也该见贤思齐,反躬自身,是否有犯什么逃避主义投降主义的错误,平白让后人看笑话。”
嗯?
众臣缓缓打出一个:“?”
陛下这又是从何说起啊。
人群里的桑弘羊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逃避主义,指逃避匈奴的挑衅;投降主义,指对匈奴的挑衅持不抵抗态度。
陛下可真会学以致用啊!这帽子扣得丝滑又自然。
明朝。
朱元璋烦躁地在殿中走来走去:“这异邦到底……”他顿了顿,咬牙,不情不愿地吐出后面的话:“强盛到了何种程度,才让后来的华夏人趋之若鹜?”
崇洋媚外,简直一个字在他心上砸了一遍。
朱棣的脸色也很不好:“八国联军侵华,说明其时许多国家都已强于华夏。臣服……于强者……”朱棣这话也说得颇为艰难:
“本就是应然之态,但结合楚姑娘之言语,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她来自2023年,那劳什子大河文明纪录片又出在八十年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