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那年利率也不过就是1.86%罢了。
同样,如果购买朝廷原本发行的铁路国债,那只需要二十年就能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是土地的250%,简直不敢想象。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霎时间许多人更为后悔。
如今是洪熙五年,大明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二十二年,全国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七年。
在礼部的统计中,大明的文盲率从洪武三十三年的92%骤降到如今的74%,也就是说,有近四分之一的大明百姓是识字的,而他们识字便自然能读懂这通篇白话的文章。
一时间,悔恨充斥着这群人的心理,不少人不断追问国债何时重新发行。
不仅是民间,就连官员们也开始上疏请求发行国债。
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觉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外加朝廷原本修建铁路就耗费巨大,故此发行国债无疑能在短期内解决财政负担。
他们的理由是如此,但实际上他们所想的不过就是从国债中分一杯羹罢了。
毕竟朱高煦曾经说过,国债属于合法收入,而这无疑成为了官员们最佳的投资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