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当时投书大名,他是籍着范仲淹门下的这层关系,要不然,韩相爷哪这么有空?是个人来投书就能见着?别说韩琦在主持救灾事宜,单是这三朝宰相,想见就能见得着?别说韩琦这地位吧,随便任过一府、一州实缺的官员,就算致仕回家,退休了,也不是想见就见得到,投书过去就能理会的啊。

        所以,刘瑜为了让这信能送得到,下首当时就落款,就是眷制学生刘瑜顿首拜。

        制,是他父亲那时过世了,还在守孝期内;眷生字面上意义是两家有姻缘来往,刘瑜作为晚辈的自称,但事实书信上,一般世交,或是有范仲淹这关系,这么写拉近关系,也是可以的,就是以晚辈自居;小一辈用眷晚生,小两辈用眷晚学生,从范仲淹论起,那就小了两辈,又是在守孝期,所以用眷制学生。

        所以这眷制学生的落款,说明是有关系的晚辈,又是家里有大人逝世,那说不好是旧年老友家里出了什么事,后辈来乞援的,自然韩琦就会有比较高的机率,快点看信回复。

        不过刘瑜来捉刺客,一时哪里有想哪么多?

        所以入来就是“拜见相爷”,自称“下官”,韩琦不爽的根源,便在于此了!

        如果不是晚辈的身份,如果不是范仲淹那层关系,刘瑜一个七品小官,区区直秘阁,又不是有旨意,先递了手本,在门外慢慢等吧,相爷哪天有空又有兴趣了,大约会派人去召来一见。

        哪有可能一入城,就迎入府里来,马上就接见他的?

        结果刘瑜倒好,一路的自称“下官”,韩相爷涵养再好,也不是泥人,怎么可能没火气?

        刘瑜苦笑着整了整衣冠,撩起衣袍拜了下去:“眷制学生刘某,拜见韩老大人!”

        大人,这年代就是用来称呼家中长辈的,要自称眷生,那当然就得称大人。

        韩琦拈须点了点头:“令尊康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