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一个特奏名出身的九品官,就算在边境立了些功劳,怎么会入得欧阳修这枢密副使的耳?

        因为刘瑜是范仲淹的徒孙,而欧阳修和范仲淹,是绝好的交情。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就是替范仲淹说话,而导致自己被贬去滁州!

        刘瑜是文科生,烧玻璃炼钢铁他是玩不成,但至少范仲淹这等人物的生卒,他是记得清楚的。而恰好他的祖籍,就在徐州。

        没错,范仲淹就是死在徐州。

        要是范文正风光的年月,就算吕范之争,远离朝堂,刘瑜依旧连面都见不着。

        范仲淹去得军中,也是一样名重八方的,哪里是刘瑜见得着的?

        不过到了庆历年间再被贬,范仲淹又是好直言。

        朋友劝他别再乱说话,他就回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时就真的就有点生人莫近了。

        所以刘瑜得见范仲淹,正是后者落魄,抱病去赴任。

        所谓虎死架不倒,范仲淹能文能武,再落魄也不至于李白、杜甫的地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