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撤离长安,他们带走了大量金银细软,可是到了如今才发现,什么金银细软都不如粮食。

        冀州虽然丰饶,可是为了支撑这场大战,各处粮仓早已掏空,而梁国权贵带了败退的十数万士卒、上万的宗族人士来到冀州,岂是一个冀州所能供养得起的?而因为战乱,冀州周边的道路又被切断,要从别处运粮,运三份粮食,只有一份能送达。几个月下来,梁国这些权贵与士卒,不但吃空了带来的粮草,而且吃空了当地储存的粮食,就算是要拿金银买粮食,也远水难解近渴了,于是只能靠着州内的富豪之家献粮。其中也会发生纵兵抢夺百姓粮食的事情,抢的自然全是非鲜卑族的百姓。

        可是权贵们的日子还是一天比一天更难过了,虽然他们还不至于像士卒那样饿肚子,可是像从前那种美酒烤肉的日子是不再有的,妇人的胭脂水粉也成了罕见的好货。

        贺兰氏虽然是太后,又还年轻,可是在父兄手中,也是连一盒胭脂也要不出来了。

        在贺兰氏的父兄看来,这个胆大妄为杀了梁国皇帝、又不顾部族带新君逃跑的女儿,还让她活着已经是对她的仁慈了。

        她在冀州的行宫,也是原本大户人家的院落临时充用的,这日听得外面喧哗,派人去查问,原来是有冀州本地的商人忠心爱国,见贵妇人们都荆钗布裙、素颜朝天,于心不忍,特意献上精美的衣裳与上好的胭脂水粉,斗胆给太后这里也送了一份。

        贺兰氏困居行宫之中,闻言一喜,便命人把东西带进来。

        那替商人进献物品的家仆捧着东西进来,规规矩矩行了礼。

        贺兰氏起身走过去一看,目光滑过衣裳,落在那一盒颇有些眼熟的胭脂上——竟是她在宫中要戚公公进献的那一款。

        她看向那家仆,对方不动声色。

        自从那晚**梁帝之后,戚公公出宫报信,便再没有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