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鲁掌柜带着登州城里数个商贾来到海边,亲眼看了货物,问过价钱之后,无不说杨丛义的货物太贵,对他带来的货物也多有微词,因为那些香料对他们来说其实可有可无,没有那些香料他们一样吃饭。
总之,登州城里出来的商贾对杨丛义从明州带来的东西并不太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买了货,他们也担心没有销路。
那些商贾是看在鲁掌柜的面子上,过来捧场的,什么货都不采购,也说不过去,于是每人采买了两千贯货,准备自用。
眼看是这种结果,鲁掌柜也表示无可奈何,爱莫能助,只能建议他往益都府去看看,那边比登州繁华,有钱人较多,也许有人会买他的货。
杨丛义也只能谢过他的好意,若登州有人帮衬都打不开局面,去益都府更不可能。
之前承诺给鲁掌柜的两艘新船,杨丛义如今没心情也没时间亲自去购买,便给了他两千贯钱,让他自己去购买新商船。
鲁掌柜稍稍推辞了一下,最终还是把钱接在手里,毕竟他那两艘丢在昌国的船也不是很旧,修修补补还能用几年。
而后,两人别过,没再联系。
至此,杨丛义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靠别人,或是走捷径,是不行的,北方之行不能徒劳无功,也许还是要自力更生。
他在海边想了许久,最终决定亲自进城看看情况,开拓一下西洋货物的销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