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不论孟芸娘如何黏在杨丛义身旁,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顶多会暗骂一句,走了狗屎运。失散多年,还能遇到当大官的亲戚,这要的不是一星半点的运气。
就在孟芸娘沉浸在快乐中的时候,船队顺风北上,约半个月后,抵近密州,而后船队转向,绕过半岛南边,在登州境内靠岸登陆。
杨丛义的船队目标很大,没到登州之前,一直担心会被当成敌船,直到他们在登州蓬莱县附近停船登岸,才知道他们是白白担心一场,因为海岸根本没人。
鲁掌柜告诉他们,登州靠海,渔民很多,周边浅海到处都是渔船,经常会有渔船沉没,以前还会去官府报案,官府也会派人去打捞,后来基本就不管了,谁的船谁捞,不捞他们也不管,久而久之,渔民遇灾也不报案,官府也不再管海上,所以不管哪儿的船,到登州来都不会有人管。
只是杨丛义他们的海船,特别是神舟,实在太过碍眼,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是大宋的船。
鲁掌柜建议,十几艘船最好分开,不要挤在一个地方,不然还是会招惹麻烦,如今宋金之间虽然不打仗,但也没到商船可以自由通行的地步,一旦被当地驻军发现,还是很麻烦的。
杨丛义和沈缙并没来过北方,不了解当地实情,只能参考鲁掌柜的建议,将船队一分为二。
四艘装着鲁掌柜的货和西洋货的海船由杨丛义亲自带领,留在蓬莱附近,等待交易。剩下的船只,包括神舟在内,由沈缙带领,暂且在蓬莱北边四十里外的荒岛上驻留,静待杨丛义的消息。
四艘大海船停靠在海岸,鲁掌柜将属于他的货物全部搬下了船,往城里运去。为安全计,杨丛义没有跟鲁掌柜一同进城,而是请他邀请一些本地商贾来海边交易。
西洋货,鲁掌柜并没有见过,杨丛义让他每样带了一些回去,并将具体的用处和用法告诉他。
登州虽在海边,距离高丽很近,海上贸易船只却不多,加之此地距离江南和燕京很远,陆路交通不便,因此登州并不是繁华之地,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偏远的地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