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赵桓的作为来说,他真的有点圣君的气象,唯一的问题就是赵桓根本不受文官控制,也不是那么听手下人的意见,属于相当有主意的那种。
这一次提到了宦官作恶的事情,还真不能简单敷衍。
“官家,请恕老臣直言……天子身边的人,固然良莠不齐,难保不会有奸佞之徒。但人心险恶,外面有更多的人,想要打着官家的旗号,为非作歹。他们设法拉宫里的人下水,也是情理之中。到底是谁在胡来,老臣以为,还要仔细彻查清楚。”
赵鼎的话,让赵桓眼前一亮……那个小太监的行为已经是死路一条,没什么好说的。可要是有人在后面煽风点火,利用这个小太监,借助宫里的名声,胡作非为,那可是用心险恶,更要严惩不贷!
算起来,从处置万俟卨、成闵、郑家和郓王赵楷以来,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什么大案子了。
百官懈怠,贪墨之心涌动……看起来这个朝局要整治一番了。
“赵相公,这个案子非同小可,你要从速拿出结果,不论查到谁,都不要姑息!”
赵鼎悚然,深深一躬,这才下去。
经过了十几年的经营,大宋的官制表面上还维持了元丰改制以前的框架,可是内里却完全不一样了。
削弱相权,增加皇权,自然是赵桓一成不变的主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