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学生或许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只觉得仙器好用又响亮,看起来就威风凛凛,但皇室子弟和勋贵门阀的学生却如同大冬天被一盆冷水从头灌道脚一般,全身都在颤抖。
三十发,这是一名寻常的大唐军人在一场战斗中最大的拉弓次数,再少一些的比比皆是,更多的却少之又少。
大唐的弓弩根据制作材料的区别,有力度大小不同,按照所需拉动的力气分类,大抵分为孩子用的一石弓,成年人用的二、三石弓,或者如程咬金等猛将或力士才能用的四、五石弓。
一般而言,军队中使用的都是三石弓,威力在百步之内可穿透铠甲,四石弓的人也有,百步之内能把人穿个对空。
弩的威力也差不多,但相较于弓来说,要更加容易掌握。
但是,不管用哪一种,三十次之后,拉弓人都会双臂乏力,甚至肌肉拉伤。所以,弓箭手一旦拉到十次左右,将官就会喊停,然后由后面的士兵补上,或者直接冲锋应敌。
众人惊恐的地方就在于仙器几乎不需要力气便可施为,如同仙师所说,若是搁在地上发射,使用者只需瞄准和发射,那么即便仙器报废,人也好好的,顶多用眼过度,产生重影而已。
如此一来,一个掌握了仙器的士兵就相当于十多二十个使用弓箭的士兵,而且看仙师塞入名曰子弹的东西时轻轻松松的样子,更别拉弓的快了一倍有余。
可以想见,一旦成规模地装备仙器,他们这批学生军只要防住了对方的箭雨覆盖,剩下的就只有收割人命这么一件事情可以做了。
“我常常幻想,仙器和咱们大唐的弓弩刀剑有何不同,今日见了才知道仙师偶尔提及的降维打击的含义。根本就是三岁小儿面对陌刀手的情景。恐怖如斯啊!”李恪满脸唏嘘地感慨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