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去镇上麻烦得很,赶集虽好,但集市上的东西多半都是自家的出产。

        像蔬菜禽肉蛋类,那自然是不愁买不着,粗盐麻绳老土布等等这些东西也寻常,再就是竹编的筐子篓子之类的。

        除却这些,想买其他稀罕一些的物件,却完全是碰运气了。看看有没有人前阵子去过镇上,顺手采买了些东西过来,再添点儿钱卖出去,赚个茶钱。如果没碰上,搞不好就一直买不到。

        也因此,乡间地头就兴起了一种名为货郎的行当,他们一般背着篓子挑着担子,行走在十里八乡。既卖一些小玩意儿,也接单子帮人家捎带镇上乃至城里的东西,还能帮人送个信什么的,对于村里人来说,倒是方便得很。

        只是,货郎啥时候来不一定,还有可能去了邻村没来本村的,这就得靠自个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得了信儿立马过去。

        赵桂枝:……

        所以,说了半天,她还是没办法扩大刷脸的范围喽?

        薛氏只道是年轻的妯娌在家里呆不住,想出去逛,也想买些小玩意儿,可她怎么会想到,赵桂枝只是单纯的想刷脸呢?

        叹了一口气,赵桂枝继续低头做小零食,想起了嘴肿成肥肠的虎头,她犹豫了一下:“再减调料,味儿就不好吃了。可不减,虎头能吃吗?”

        “能吃也不给他吃,要我说,清清净净的饿上两顿才叫好!”别家当娘的是提起儿子就眉开眼笑,可薛氏就不同了,她一说起自家的馋嘴儿子,就忍不住来气,“也不知道这孩子是像了谁,明明我和他爹都不是那贪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