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贸方面,北辽没有任何权利,是完全受国朝节制的。
当然,国朝的商贾还是懂的细水长流的,没有做哪些竭泽而渔的事,给与北辽的还都算是良心价,不吭不骗,诚信交易。
即便如此,所谓的贸易一样是一边倒的情形。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关税,自然在商贸上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剥削。
单纯从商贸上说,是国朝拿走一切,北辽什么都留不下的实际。挺有成就感的。
其实,只要是工坊城出售的工艺,对于赵曦,对于朝廷而言,并没有威胁。这只是涉及到一个钱的问题。
北辽穷苦的事实和地方势力扑卖到工坊城的工艺,这才是矛盾的焦点。同样,一个穷苦的北辽是有利于国朝收复并统治的,而一个富裕的北辽自然就会增加国朝收复的难度。
北辽,还是穷点好。朝廷为地方州府的工坊城做主,也会是应有之义。不过赵曦更操心工坊城那里。
“子容、子元,工坊城新雇工一定要详细甄别,对于自河东以后的工匠,做一次调查吧。”
“这一次北辽遣使,倒是给我们有了一个提醒,北辽朝廷还是有务实臣工的,知道两国实力差距的核心是什么。这就难免他们在工匠身上下手。”
虽然赵曦知道工坊城在这方面做得到位,可还是慎重的专门提了,以示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