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既然朝廷的谋划还有时间,不如将此二人一并遣河湟,在王子纯暂未西行之前,考验他二人在处置河湟烦乱局面的能力······”

        富弼的建议稳妥,也算是给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也对,同为嘉佑二年及第,作为同期,三人可形成合力。”

        同年及第吗?赵曦能明白韩琦此话背后的意思。赵曦还真不在乎。

        现在国朝的统治模式,与以往的王朝完全不同。不提王韶,就是章惇和苏辙,在讲武堂这些年,在承担教授学员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灌输式教化和心里暗示?不存在翻天的可能,

        即便是有个例外,新军呢?军备物质呢?在现在的大宋,没有一点可以自立的条件。

        将章惇和苏辙同时放在河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建议。政策需要持续,对内附部落的持续性政策,是树立国朝信誉最好尔等办法。

        而在王韶未西进的时间段,可以协调政务的处理,不至于让原本的方向偏离了。不可能没有调整,人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理解朝廷相关法令也不同,处置问题的措施就有不同。只要是大方向不偏移,有些改变倒是能让内附部落更加认同国朝的政策。

        “还需要议一下第一批探路者的人员,初步不少于五十人的建制编队,配备一定具有商贸经验者,再与向导合作。”

        市易寺的进展很顺利,不断有奏报递上来,甄别出来的胡商,皇城司也已经采取行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