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也不会出现由军卒转民主导的产业。

        而役兵制的服役年限,似乎就是为这些产业在提供源源不断的工匠。

        富弼还曾想过,倘若官家创立的这些产业,在若干年后,这一批批的工匠老去,国朝也没有了冗兵之弊,如何让产业维持。

        在官家说出役兵制,富弼就明白了。从一开始,官家就想到了今天,甚至说,有没有王介甫的举兵法,官家一样会推开役兵制。

        “畅通军民转籍,预示着军卒服役到期后,仍然可以回归农桑,同时也可以选择到各矿城做工,以补充矿城矿工的减员。”

        “韩相所言极是。彦博以为,可将新军军卒标准,在役兵中遴选,符合新军标准者,可接受讲武堂培养,成为常备军卒,进入作战序列,再借鉴前朝军功得爵的制度。”

        文彦博接过了韩琦的发言,将役兵法跟选兵法关联起来。

        整个发言的走向,完全脱离了王安石举兵法的范畴,让王安石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

        举兵……对,一旦朝廷推行这样的役兵法……

        “陛下,诸位相公,朝廷一旦推行役兵法,遵照圣意,军卒的家眷和家族都应得到优待,这势必在百姓之间形成一种趋势,很可能形成竞争。是故,举兵之法,仍然需要在民间推动,甚至保甲之法也应该实行,以此来保证役兵的素质。”

        快了,越说越跟赵曦所想的接近了,甚至跟后世的兵役制度也接近了。

        赵曦不得不向政事堂相公致敬。智慧真的不分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