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还提出,要筹建国朝的保甲提举司,负责对国朝所有甲士训练,并规定了每年训练的时长……

        如此一来,经过训练,可以准确的挑选出适合于入选军伍的壮丁,国朝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兵源。

        赵曦敢肯定,王安石不是现在才有了这所谓的举兵法。

        赵曦其实一直在等着王安石的保甲法,从当初往北调动那五十万废物禁军时,他就在等着王安石的保甲法。

        其实,就目前的朝廷状况,赵曦已经不再需要王安石这个枪头了,他只是不希望王安石因为前几次变革的大改变,让他失去了变革的抱负,还想把改变大宋弊端名声加在他王安石的头上……不为什么,就因为他的情怀。

        但是,这时候王安石提出来,却让赵曦很不舒服。几个意思?交换吗?还是为你那个心眼忒小的儿子赎罪?

        是觉得我赵曦容不下你家王雱的伎俩?还是说非得等你王介甫发挥才干?

        “诸位相公先在政事堂把此法议议吧,议定后给朕呈上来。”

        赵曦不会在意王雱,那就是个可怜人。但他在意王安石的做法。

        赵曦不会磨灭王安石的贡献,但必要的情绪,他必须得让王安石清楚了。

        对于这一次利用监察衙门开衙,把苏轼很小的失误无限放大,并以此来试探朝廷推行监察的决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