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王安石并没有那么多的政敌,除了司马光决裂外,相公们居然照顾他的面子,没有对处置苏轼而反对…~
“陛下,臣有奏……”
事议完了,赵曦本想留富弼聊几句,结果王安石说有奏……
“举兵法?”
“对!雁门之战,国朝挟大胜却不得不同意北辽停战谈判,皆因国朝军伍不足。”
“如今,国朝禁军厢军,经过陛下多年谋划,终于清理干净。同时,二十万的新军,那怕是有矿城兵,轨道兵等多工种军卒,也不能满足国朝兵员需求。”
“是故,臣以为,可在国朝诸州府郡县,实行举兵之法。由各州府郡县举荐有志之士入军伍为兵,补充国朝兵员不足之困境…~”
听着王安石的陈述,赵曦大概明白了。
以里村为单位,以丁口为基础,责令国朝的州府郡县向国朝推荐兵员。
同时,在大宋所有的州府郡县推行保甲制度。
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