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弼看法里,这一切都在官家的预料之中,就是韩绛和吕公弼也是这样认为的,估计整个朝堂有多数臣工都这样认为了。

        所以,出现了赵曦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居然没有朝臣针对朝会和参政比例之事上奏,真是奇了怪了。

        赵曦突然有点看不明白了。

        不管是朝会,还是议政,很明显,这将是国朝权利的体现,地位的体现,文臣团体居然就这样认可了?

        毕竟在三级决策制的章程中,赵曦明确了,一旦经过三级决策制而确定的国策,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必须遵照执行。

        “官家,如今的朝会也是文武列班,可曾见有武将在朝议时发言?”

        富弼这样解释现状。

        或许是这样吧。可三级决策制有明确的条款,不管是议政还是朝会,不论文武,都是有任期的,并且,若不能胜任职责,即便是任期内,也有可能被罢免。

        只要进入朝会和议政,就必须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和作为……之所以加这种强制性条款,赵曦就是不想让武将继续弱势,想让他们在三级决策制中充分发挥作用。

        难道文臣们看不到?这一点,武将就是为保住在国朝核心权利阶层的地位,也不会继续像当下这般,带着耳朵上朝。

        “富相,一旦三级决策制推行,与如今的朝会会有很大不同,框架中已然充分说明。”

        赵曦总觉得这事不那么简单,就是皇城司那边也没有特别是奏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