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赵曦感到欣慰的是,富弼同意了朝会和议政中的武将比例,就是政事堂的其他几位,也并没有针对这一点有异议。

        这一次,赵曦安排韩琦和文彦博处理禁军安置事宜,是真没有想到会导致他俩在三级决策制上闭嘴。

        因为赵曦不可能预料到他俩会玩小心思,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雁门之战以前,赵曦已经初步拿出了三级决策制的概要让相公们看了,那时候很多都还是概念,框架都没有成型。

        而韩琦和文彦博在放任禁军在河东路游荡之前,赵曦已经把初稿拟定。

        可是他真没想到韩琦和文彦博会把把柄送到手里来……

        朝臣可不这样认为,就是富弼也不这样认为。

        王安石本来就倾心于改变国朝现状,自然不会反对。而韩绛和吕公弼历来以官家为主。

        在政事堂里,真正有可能反对官家三级决策制中武将问题的,唯有韩琦和文彦博。

        偏偏他俩因为云应四州武将利益问题,在处理禁军上出了昏招。虽然心知肚明的过去了,可韩琦和文彦博确实是官家抬手了,否则他俩不可能联名干一个什么《论边州制衡疏》。

        这是自知理亏的表现,也就导致他俩不可能在三级决策制上去唱反调。

        朝臣中,够资历任内阁的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