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稚圭兄,别忘了,按照朝廷的方案,即便是属于军伍利益,也是归属于枢密院,由枢密院经手后再分配到四州之地的驻防军伍,与前朝节度使体制是截然不同的!”

        韩琦盯着文彦博,眼睛滴溜溜的转……看来他文宽夫也担心了?

        “宽夫,如今安置禁军转民,分田地,受军训,这本就是府兵制的做法。如此一来,长此以往,势必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一些团体,具备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的团体,堪忧啊!”

        “无妨!从安置管理的方案看,禁军转民之后,将完全脱离军伍系统,归地方衙门管辖,跟新军完全不同。”

        “一地若只是一个军伍势力,或许有可能形成一个团体对抗朝廷的可能,若一地有两个有怨仇的势力,这就是最好的制衡方式。”

        确实,文臣、禁军、新军,这根本就是三方制衡,更何况随后还有监察衙门,再配上几乎独立于朝廷的轨道兵…~势力越复杂,对于朝廷统治越有利。

        这样说下去,倒是验证了他俩放任禁军游荡是为朝廷的想法……放任禁军游荡作乱,然后新军予以镇压,导致新军和禁军之间形成仇怨……

        得!即便是面对官家,他俩也有说辞了。

        韩琦突然粘了点茶水,在案桌上写到:有必要上奏说明吗?

        文彦博也是同样的动作:只说制衡之道!

        “朝廷事务繁多,我俩不能因这些禁军安置之事继续在河东路耽误了。应该尽快想办法将此事完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