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君王必须对贬谪的理由公布,以获得多数议政席位的支持。这是为避免直臣蒙冤。

        这算是君臣制衡吧!

        其次说议政席位。议政席位,赵曦初步拟定是只针对职位而不针对人。

        之所以这样决定,赵曦有将文武混用的意图。议政席位不低于三成为军伍体系,而国朝所有的议事过程,根本没有武将说话的环境和氛围。

        这一点也是与官制改革相关的。

        在文武待遇同步以后,畅通了文武转任,也是为议政席位考虑的。

        在官制改革中,所有军伍都设置了文佐官,这也是从筹建新军体制时,就已经明确的。

        而当下的武将,真正够资格成为议政者,远远不够议政席位的三成,而文官够资格为议政者却数不胜数。

        这样针对职位定议政,能有效引导文官转任军伍体系的文佐官。

        而且,军伍体系的文佐官,在任职期限上,推行了续任制。也就是说,军伍的文佐官可以连任两届不调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