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权决定着权威。赵曦真正用心的环节,不是内阁成员分管衙门会不会有朋党之嫌,而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统属人事权。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记住并熟悉太多的人。后世有理论认为最多可以记住一百五十人左右。

        三级决策制,内阁十多人,议政三五十,参政几百数,别说记住,就是认清都没那么容易。

        所以,最终还是得靠所谓的层层落实来确定三级决策制的人选。

        这一点,就需要赵曦设定一种流程,可以延续的流程,可以确保不因君王的能力而导致大权旁落的流程。

        首先是内阁成员,这必须由君王直接提名并确定。为防止后辈昏聩无能,或者偏听偏信,赵曦在君王确定内阁的基础上,增加了议政评议的环节。

        也就是说,在君王将内阁成员候选人确定后,将内阁成员名单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畅通议政评议内阁成员的通道,包括直接向君王递奏本和在内参上撰写弹本。

        凡是出现异议和反对者超过议政席位数量三成者,必须搁置。

        如果一个佞臣,同时被君王和七成以上的臣工看好,却最终倒行逆施,祸国殃民,那只有原因……气数已定,活该!

        三级决策制中,内阁成员没有任期,但君王却可以在任何时候贬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