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坊城有生意的,奏折的语气不那么尖锐了,可一样的强烈要求公廨搬迁。
至于在工坊城没生意的,那就更不客气了。不管是工坊城还是内库,亦或是左右藏库,都是朝廷的钱粮,无非是左右口袋互换而已。
总不能因为朝廷和工坊城的官家体制不同,就任由浪费国朝钱粮吧?毕竟那宫殿群在哪儿放着!
至于工坊城是不是亏损,朝廷是不是有这部分钱,那不是自个该考虑的,自己想到的就是新宫殿群里办公舒服。
眼看就要立冬了,各衙门公廨里的火盆已经烧开了……越看这烟熏火燎的火盆就越想着新宫殿的好。
官家已经不在垂拱殿处理政务了,已经搬到了新宫殿,并且为整个宫殿群命名了新名字:勤政殿。
官家,我们也想勤政,再勤政殿里勤政。
于是,请奏的折子越发多了,甚至有的人一开始就写好十几份,每天都往政事堂递。
政事堂现在最多的,或者说差不多全部都是这类奏折,就是原本政事堂相公们撺掇臣工递给官家的,现在也都返回来了。
官家的态度很明确,从为勤政殿命名并搬迁到勤政殿就表明了。
现在是政事堂相公们在设置障碍。
所以,臣工们的奏折开始找相公们的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