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更宋 >
        之所以会用“官家”来称呼君王,应该是因为君王自然是朝廷的最高代表,是最大的“公家人”。

        而且按战国邹衍的“赤县神州”之说,汉代君王也常被称作“县官”。

        后来宋人笔记中说把君王叫“官家”是因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显然是附会之说,是在有意吹捧罢了。

        接下来到隋唐时期,在《全唐诗》中搜索“官家”一词,可以发现有近五十条,基本上也都是作“朝廷”、“官员”之意。

        如唐朝中后期诗人王建写的诗句“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总体来说,从东汉末到隋唐时期,“官家”有朝廷、官员、君王等几重意思,但以朝廷的意思最为常用,官员之意次之,用来称呼君王的例子还少见。

        到了唐末五代,用“官家”称呼君王的例子逐渐多起来。

        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旧唐书》,其中有一处“官家”的用法是君王的意思。

        而成书于宋太祖大宋初年的《旧五代史》,其中“官家”一词出现的频率就高了,至少七八处,全作君王之意解释。

        五代前蜀淑妃徐氏花蕊夫人写的诗句“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中,“官家”也明显指君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