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支叶郡天师坐化,坐化前直言,涠洲王承天景命,已药到病除。他甚至还指点涠洲王,涠洲王妃乃天命之女,逢凶化吉,她重回涠洲王身边之日,便是天下大定之时。

        沉默的赵家立刻顺天应命,扬旗站在了涠洲王这一边。

        在涠洲王亲率部,从三面逼进应天城时,应天城内已经自己乱了起来。

        程丞相和太尉从赵太后的葬礼上回来,就马不停蹄地暗中通知了姻亲,把族中有出息的子弟送出了应天城。果然,他们前脚刚出门,应天城便封锁了城门,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为了杀鸡敬候,禁卫军当街斩杀一个试图出城看望家中病母的百姓。此举,在应天城的大小官宦心里种下了无限的恐慌——如果皇帝连自己的母亲都敢杀,连希望看望家中病母的百姓都不放过,那他们这些被迫听到此等皇室秘辛的人,难道还能活吗?

        因此,在大长公主的血书《罪己书》被应天城的茶楼酒肆暗中宣扬开时,应天城的官宦心中不是惶恐不安,反而大舒了一口气。

        因为有了这封《罪己书》,他们哪怕替涠洲王效劳,那也是维护正统,匡扶社稷。

        当应天城又翻过一个孤立严酷的冬日,迎来春暖花开之时,应天城内燃起了一把火。

        趁着火势,应天城内大乱。官宦府中家丁与疲于守卫的禁卫军相搏,而魏家曾经的旧部、魏薇池未来的夫婿——城门校尉则在混乱之中,悄然打开了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禁卫军溃不成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