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场景中,玩家都可以操控着主角去体验各种互动场景,可以骑马、弹钢琴、玩小型火车等等。

        场景中除了这些小游戏之外,还有很多比较细节的元素,比如和各种角色对话、查看周围的书籍报纸新闻、拆封小礼物等等。

        切换场景时,也用上了很多种不同的切换方式,与电影的转场有些类似,比如,主角完成某个合影之后拍照,然后这张照片就来到了主角床头,同时开始下一个场景。

        在一些跨度比较大的转场中间,还会加入主角的旁白,也就是主角成年后对自己幼年时代的回忆。

        童年时代结束之后就是青年时代,主角开始进入高中、大学,只不过并没有出现电视剧中的那种宽松教育、酒精派对的场景,反而每一分钟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很满。

        不只要在SAT这种考试中发挥好,也要在高中四年的任何一场测验都不能松懈,还有奥赛、运动、辩论、社会服务……凡是能够有助于上常青藤的活动,都会有人蜂拥而至,充满竞争。

        主角听说了一个同学自杀的消息,并且知道了一个名词:“斯坦福鸭子综合征”,每个人表面上都装作超级放松和完美,但是水面之下,他们正在不顾一切地疯狂蹬腿。当你看见的全都是冷静的鸭子,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唯一不完美的人。

        还有所谓的“4”:4小时睡眠、4大杯咖啡、GPA4.0。

        在不同的游戏阶段,何安要进行大量的选择。

        在幼年时期,主角虽然每天的日程被严格安排,但在休息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娱乐活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学画画还是学音乐,也可以在每个假期选择不同的娱乐模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