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句话说的轻轻巧巧,但却字字重愈泰山,字字血泪斑斑。
纵观整部古代历史,每一次王朝兴衰背后,都是无数枉死黎庶的血肉残躯,而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简简单单的“食”字上面。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对此一无所知,找不到兴衰之间的规律,只能归咎于所谓的“皇帝失德,上苍降祸”。
然而根本原因却是,土地的大量集中与日渐繁衍增多的人口之间不可调和的供求矛盾。
如今的世情是门阀大族当道,土地大量集中在这些高门大户,诗礼之家手中,平民百姓难有立锥之地,只能被迫卖身为奴,依附豪强。
若是不加改变,以李恪的判断,恐怕就算他将来登上皇位,也坐不稳江山。
运气好点在他死前夙兴夜寐,做一个裱糊匠,勉强维持着庞大王朝的运转,死后也就不管他洪水滔天了。
运气不好,说不得历史书上就有多一个悖德无礼的亡国昏君李恪了!
所以不变不行了!
介于如今世家豪门实力雄厚,已经是势大难治,李恪自然不会蠢到直接翻脸宣战,否则结果很可能不是直接被废,就是落水病死,甚至有可能暴病而亡。
大萌王朝好几个死的蹊跷的皇帝,了解一下先?
既然不能力敌,那就只能是先尽力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改为智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