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产力的影响,农耕社会产能低下,粮食产量不高。

        百姓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光靠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一看到头勤勤恳恳,就只能混个温饱。

        一旦遇到年景不好,为了一家大小不饿死,就是卖儿卖女的下场。

        如果真的有一种高产量,还能充饥的食物出现,让百姓不至于饿死,简直功德无量。

        沈长盛自己就是村民出身,注定他比别的没受过苦的官员感触更深,对此期望非常大。

        好在顾元元的回答没让他失望。

        顾元元正色答道:“是的,父亲。”

        “我从店铺里找到三种作物,可代替主食饱腹,并且这三种作物的产量都非常大。”

        沈长盛大喜,迫不及待的问道:“有多大产量?有没有水稻的两倍产量这么多?”

        这个时代的水稻没有进行过杂交,产量很低,便是再好的良田,亩产也不到三百斤。

        而且这个三百斤,指的是稻谷三百斤,一旦除壳,得出的大米最多就是二百斤左右,大部分情况下,其实都不足二百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