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时期黄河多次决堤,在元丞相脱脱为代表的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的支持下以及大部分汉臣的反对无效下,顺帝下令治理黄河。
或许有人会奇怪,治理黄河明明是好事,而且黄河流域是汉人主要的聚集地,为何反而是汉臣提出反对?
因为在元政府工作的极少部分汉臣太了解元政府官僚机构的劣根性了,那无可救药的贪婪如果放到了治理河道上,极有可能成为压下当地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也的确如此,顺帝发下的治理经费到了当地官员手中百不存一,而当地官员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中饱私囊,只有更加狠厉得压迫民众。
原本一家只需要出一个役夫,变成了全家都得出动,老幼妇孺若想要避免徭役那就只有交钱,没有钱就只能出力。
而更糟糕的是,按照规定役夫在服役时候的口粮是官方提供的,但采买粮食的资金已经不剩多少,如此便只能给别的地区增加税负,亦或者是罗织罪名从百姓家中掠夺。
于是,一个叫韩山童的人在疏通河道时,挖掘出了一只眼的石人,伴随着民间流传的一句著名的谚语,全国响应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了。
十七年后,一个叫朱重八的农民带领一干多少都受元王朝治理黄河所带来负面影响伤害的农民一起推翻了元王朝。
即便实际上元王朝整治黄河的时间不到一年,而距离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两代人的时间,但这份苦痛尚且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甚至于如今的朝堂上都有不少臣工闻黄河而色变。
加上元王朝虽然压榨民力,但当时主持施工的贾鲁所治理的黄河确实有效,所以大明的皇帝只是每年对黄河进行日常的维护,不敢大发民力。
太子朱标此次前来便是来视察黄河水文情况以及疏浚工作的,但很遗憾,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王舆宗一月前因主持疏浚工作过于劳累过世了,只能由副使邢浩顶上此次面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