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宴的后颈处不知什么时候被年晓泉划出了一道血痕,起初无甚感觉,现在被闵主任一喊,重新起身,便隐约生出了些刺痛的感觉。

        他“啧”的一声望向闵主任,有些被人打搅的不悦,额前原本一丝不苟的头发散开,从鬓角随意落下来几缕,眼神里也带了点散漫不羁。

        年晓泉趁机把人推开,离开时,还特地往他腿上来了一脚,耳朵发烫,垂着脑袋整理衣服,没有要跟人说话的意思。

        闵主任于是干瘪的老脸耷拉下来,他觉得年晓泉为了街道发展真是受尽了委屈,见她低着脑袋走路,声音更是越发沉痛:“小年你放心,街道一定不会让你白白牺牲的。”

        年晓泉觉得闵主任很有可能是误解了什么,但她没有证据,因为闵主任此时的表情太过于生动,有一种自我感动的悲壮在里头,如果你要在这样煽情的时刻告诉他想多了,那这位老领导很可能就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

        所以年晓泉干笑两声,也没有反驳,只是挥一挥手,转身回店里去了。

        老杨的儿子杨安今天刚从日本回来,中午才下的飞机。

        他如今已不再做托尼,接下妻子家族的事业,成了个生意人,大夏天的,一身笔挺西装,背着行李走进店来,看见眼前乌压压一群人,没一个熟悉的,把包放在地上,便看着从后门进来的年晓泉问:“今天怎么店里这么多人?”

        年晓泉见到他有些意外,喊了一声“师兄”,给他倒一杯水,轻声答道:“是闵主任带着开发商过来,想看看后院的那棵树。您怎么不告诉我今天的飞机,要早告诉我,我就让人把楼上房间提前收拾出来了。”

        杨安当年移民日本时正逢岳母重病,一家人走得匆忙,金锣巷这个房子的过户手续也没办完。年晓泉对他放心,这些年也一直没提。

        只是前几天,两人在日本见了面,年晓泉途中接到街道的电话,说是金锣巷拆迁改造的事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杨安怕年晓泉为难,便决定回国一趟,一是把这房子的过户手续办完,二来,也是今年女儿结了婚,喊女婿回来,让他们一起去老杨和郑老太太的坟上告知一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