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讨论的是《庄子?养生主》之中,「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神虽王,不善也。」这一段的内容,接下来将分成两部分讨论。
前半段,「公文轩……非人也。」用一个人只有一只脚的事实,阐述对於既定且无法改变的事,只要接受,那麽天生或後天人为的又有什麽差异呢?
已发生的事情就已成过去、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对於无法改变的事物费心追究有何意义呢?不如接受它,并好好的活在「当下」。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难以预知未来。以时间轴来看,人所能确切拥有的只有当下。活在当下,做好当下能做的事,不浪费每个当下,那麽此时此刻将成为缔造「未来」的好根基,也将逐渐累积成不令人遗憾的「过往」。过去是由当下所累积的,而未来是由当下所奠基的。
後半段「泽雉十步一啄……神虽王,不善也。」用泽边野J与笼中饲养J对b,说明野J虽然生存较不容易,但仍不希望被豢养;笼中J及使不必面对生存的考验,外在神态旺盛,但内在却不自在。
我个人很喜欢这段b喻。野J生而为野J,悠游於山林之间才是「自然」,若被人抓来养在笼中,反而违反自然,即使人为使其过上温饱的好日子,外在良好但内在却不再愉快。
我们若不违反法律入监服刑,或是不幸地被绑架、监禁,应该还不至於被抓起来豢养,或是被关在某个地方失去自由。但是,外在自由等同於内心自由吗?许多人常会忽略了内心,心灵受禁锢而不自知。
每个人天生就有各自的使命,顺其自然发展,将创造身心灵上至多的收获与快乐。若迫使其逆势而行,天X将受到禁锢,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生活之中有许多常见的例子:学子为了将来更有出息,放弃兴趣选择明星学校或热门科系;你我为了薪资、权力、名利……等,放弃喜欢的领域或工作,选择利多的工作。即使得到了人人称羡的成就,本身也不会快乐,因为那不是你内心最渴求、最想实现的事物。
这不是奉劝大家放弃热门校系或如日中天的事业,毕竟人都有不得已之处,为了生存仍要努力学习、工作。那面对这样的景况,我们可以从何做起呢?
当你发现得到的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即使得到再多也难以真正快乐时,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朝着「快乐」前进。「得到」所拥有的快乐是短暂的,真正的快乐,是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实践使人快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