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当事人如中芯、高盛他们最为敏感,次之是受冲击的冰芯、申城领导等,再次之的是行业和一些媒体,庐州这边隔着好几层又缺乏真正敏锐的专家内行。
方卓如此猜测着庐州这边的迟钝反应,又简单说了说已经和其他董事达成的一致,最后还推荐了一些对这次事件有切实分析的国内外媒体。
说起来,那些常被行政关注的人民日报等官媒确实还没怎么报道这个事,可能是想观察观察情况再给分析。
临近中午,方卓依旧婉拒了午餐,驱车前往科大。
科大这边的事其实更为重要。
这一趟过来本想是能见到胡正明本人,可是,这位权威专家在美国临时有情况,推迟了来华的时间,所以,方卓在科大的重心就变成己方项目的人才培养。
一位合格的人才在科大从基础培养到堪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方卓暂时也没把希望寄托在这方面,这当然要做,但他更想要的是台上胡正明、台下冰芯工程师式的培养,还得注意规避这种方式所蕴含的法律风险。
明确的说,这种培养方式肯定有违胡正明所签署的竞业协议,尤其在中芯被台积电起诉的情况下,更得提前做好安排。
胡正明教导冰芯员工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