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最早的国歌不是网传的《茉莉花》,关于李中堂的这段故事更像是一则段子,具体资料来源方面方面无从考证。

        有史考察的我国第一首国歌是《巩金瓯》,从《华祝歌》开始演变,最开始的乐谱是用工尺谱写的。曲调本身也不是国际上通用的,歌曲内容也基本来自康熙、乾隆所作。

        可惜被正式列为国歌时,满清已经快要灭亡,仅仅发布数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挣扎几个月后,随着溥义退位诏书的发布,这首国歌用的机会也就彻底殆尽。

        等到民国成立,费尽周折花了几年功夫,征集了上百首歌曲也没有选好,最后赶上袁大头复辟帝制,直接选了一篇所谓的《国乐》当做国歌,不过袁大头皇帝当得不久,这国歌也选的短暂,洪宪帝制失败,国歌重新归于空白。

        至于眼下唱的这首“国歌”,实质上也是因为多方征求得不到满意的作品,便选了赵元任的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歌》为代国歌,程诺所听的只不过是两章中的一章。

        即便如此,趁着欧战胜利的喜悦,以及眼下《国民》广播的便利,这首代国歌开始在各地流传起来。

        伴随着路边孩童稚嫩的歌唱,程诺从车厢里下来,摸摸兜发现还有一些糖果,便直接给那些孩童们分发,这下好了,童声更加嘹亮,引得旁边的路人一阵侧目。

        就连李老三看到这些孩童,脸上笑得也满是褶子。

        恰在此时,狗蛋儿领着另外三个孩子从外面回来了,看到自己父亲就在门口后,赶紧回头与小伙伴们滴滴咕咕,最后把妮蛋儿推出来,扭扭捏捏道:“爹。”

        “嗯?”李老三摸摸那些孩童的脑袋,站起来道:“这么晚了不赶紧回家去,搁外面干什么呢?先说好啊,糖已经分完了,要钱的话找你娘要去。”

        妮蛋儿朝后面那些小伙伴看了一眼,得到鼓励后细声细语道:“爹,我们啥都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