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开始意识到空气中充满了电磁波,无线电无处不在撒播信号,四面八方发送信息,与精神、灵魂、鬼神之类的词语相联系,无线电被认为是超自然或者非自然之物。
得知到这个消息的姜蒋左倍感无语,拿着收集来的文章就找到程诺:“你说说这是哪门子的道理,我们科学院搞发明是为了科学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没想到苦于流通的问题,竟然被迷信给解决了。”
程诺笑着走过来,问道:“怎么了,我看舆论对我们挺支持的。”
“是挺支持的,可支持的方向有点偏啊!”想起这个,姜蒋左就气不打一处来:“明明是电磁波,非得用‘电浪’来形容,这不是跟我们唱反调嘛。”
“电浪?这个词倒是有点意思。”顺着对方指的方向,程诺将这份报纸拿出来,直接挑其中一段给读了出来:
“惟无线电浪凭空飞去,洒满六合,高出苍穹,下入黄泉,其高下究为若干里,暂置不论。而其四至八道,背道而驰,异途同归,各行地球环周之半,一万二千五百里,已是包罗全球……这不是很有文采嘛!”
“害,科学的事不应该贵在‘认真’二字吗?他们这是在胡闹,瞧瞧后面都用什么词来形容,‘精气’这个就不说了,这个‘以太’是什么意思?怎么还把西方迷信给搬了过来?”姜蒋左掀起后面的报纸,怒气冲冲。
西方科学界认为,以太弥散于空间之中,空间中各种物质由以太来连接。
对此程诺却表示得比较大度:“科普工作不能太死板,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刚好与我们传统文化结合来想象这一新的科技发明,更易理解,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理解无线电这一神秘物,毕竟能认得字的人群并不算多。”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姜蒋左依旧有些不甘心,把报纸翻到最后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道:“前面的咱们暂时搁置,可你后面的怎么说,
认为这种在空气中传播且不可捉摸的物质会伤害到飞鸟,在我们搭设矿石收音机的地方,鸥类和鸠类常常因有无线电波之故,容易迷失他们归家的路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