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李大钊深有感触:“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大家的日子普遍过得紧巴巴,整日为吃食而忙碌,至于其他群体,基本上也是如此。

        “但剩余群体占主导地位的工人师傅又怎样呢,实际待遇不如骡马,尤其是上海的一些工厂还用着十二岁上下的童工……我相信程诺此举哪怕治标不治本,但长此以往,绝对能将现状进行改善!”

        “对,就像致远经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陈仲浦很是赞同,接着说道:“上次他不是从上海寄过来一些中译版本的《***宣言吗,如今弹药有了,我们应该直接通过这个研究会,在舆论上支持致远!”

        邵飘萍支持道:“正好,这次就当做我们新闻学研究会的开篇第一题,明日,不,今晚我们就动笔写文,来支持相应程教授的实业,国货当自强!”

        就在几人商谈文章的时候,蔡元培也将新闻稿给念了完了。

        感受着台下学生们的热情,联想到程诺等人在后面的付出,蔡元培缓缓道:“方今国事艰难,民生凋敝,忧国之士莫不以振兴实业从事工艺为言,顾与钢铁一端,类皆罕言之。殊不知今日救我中国之良药,即钢铁也。

        国计民生,关系至巨,试问举凡制造机械,为兴办实业之具者,何莫非钢铁乎?

        交通机关之铁道,何莫非钢铁乎?

        国防装备之武器,何莫非钢铁乎?

        水运大计之巨轮,何莫非钢铁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