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有了动作,其他报社期刊也不会错过这等大事,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满篇皆是负面消息的时代,民族实业取得如此重大技术进步的新闻,更显得弥足珍贵。
晚八点,北*大学理科第十六教室内,蔡元培正主持着新闻学研究会的开幕式。
虽值傍晚,但教室内已经坐满了人,既有北*大学校内校外的学生,又有北京城有头有脸的新闻人士,比如邵飘萍、陈仲浦、李大钊、高郡宇、谭萍山等,热烈讨论着中国新闻的未来,以及如何用新闻的力量来救国图强。
“呼呼”
蔡元培习惯性地吹了吹话筒,以确保收音正常。
令人尴尬的是,话筒的质量着实不佳,虽然不至于无法进行扩音,但敏感性原因导致其突然出现了刺耳的噪音,立刻回响在教室内。
“嘶”
好在持续时间不长,蔡元培重新掌控了局面。
看着表情各异的观众及研究会会员,蔡元培笑呵呵道:
“看来今晚大家真是来对时候了,敌人已经对我们感到惧怕了。”
顿时,场下众人的脸上皆报以善意的笑容,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