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淦眼前一亮,虽然他不慕名利,但听到自己所欣赏的后辈称赞时,心情还是非常愉悦:“你说的很对,我欣赏的就是你做实业,并且做的还是利国利民的钢铁实业,让我非常敬佩,而这也是我想做且正在做的事。”
当时美、日为了让我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门允诺对华提供参战借款,时任农商总长的张国淦为了利用该笔借款,专门起草了《参战后新建设之计划大纲,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建设计划就是发展钢铁工业。
“当然,我并不是说棉纺织、瓷器、制茶等行业不好,只是相较于国计民生来说,钢铁工业的重要性要更加凸显。”顿了顿,张国淦又接着解释道:
“世界竞争以钢铁为基础,我国土地之大,矿产之富,所有产出之铁,国内竟无一铁厂承炼,不得不以铁砂售诸外人,言之最为痛心。”
程诺深以为然:“尤其是眼下正值欧战,各国对钢铁纷纷进行管控,足以体现总长的眼光,其战略意义绝非其他行业所能比拟的,这也是我们眼下想去改变的局面。”
“先制铁,次制钢,这是我之前的想法,不过眼下得适时做出改变了。”说完这话,张国淦转身从背后的书柜里拿出一份文件,打开确认里面的东西没错后,便拿过来交给程诺:“这是我们刚刚起草不久的文件,你看看吧。”
程诺将文件打开,发现上面既不是什么政策性的扶持文件,也不是什么指令性方针,而是各地零零散散的矿物勘测报告。
但仔细翻阅后程诺发现,上面有关铁矿的地质调查很少,比较清晰明确的只有山西、河南、山东等几个省份,像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基本没有涉猎。
在感慨地质资料贵乏、人才稀缺的同时,程诺又感到一丝庆幸,至少西南方向暂时处于研究空白,要是此时公布,说不定能加剧日本的侵略,届时损失将会更大。
不过看完资料后,程诺还是没搞明白对方的意图,将东西放下问道:“张总长,不知道你让我看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张国淦叹了一口气,看着资料说道:“自古以来,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诩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特别是对随处可见的铁矿石,常以随处皆有、不可胜计等词来形容,根本未曾意识到中国会缺乏铁矿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