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媒体报导,来自埃及、印度的劳工平时都只愿意做装货卸货、搬运物品之类的非技术体力活,华工则对许多技术工种很感兴趣。

        有华工赴法以后对坦克、飞机等印象甚深,便抓住一切机会观摩学习,后来在修坦克上竟有了一些造诣。

        还有华工借英国士兵的枪支用空酒瓶练习打靶,久而久之枪法精准。这些都是在没有专业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华工自学的技艺,英法当局发现这一点后,也更愿意分配华工做一些技术性工作。

        以至于在坦克工厂,中国工人不仅可以修理发动机,还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甚至可以在测试中担任坦克的操纵。

        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飞机场、兵工厂、汽车厂等地方,都有着我们华工的身影。

        如果北洋政府但凡有点心志,都知道这批华工回国后将其妥善安置,分配到各个需要他们的工厂中去。

        可惜事与愿违,除了部分留在上海的华工,回国的其他人基本上都回家扛起了锄头,一身本事无处使,甚至就连历史课本上,都不曾出现他们的身影,逐渐被世人遗忘,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损失。

        想到这段历史,程诺不禁叹了口气,打心底想要把这群华工给接回国,人尽其用,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

        而这群人,将是他们用来改变我们近代工业史的重要支点。

        至于其他方面,工人的力量不可忽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