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兜售化学院研究的化学武器,卖钱是次要的,只要能覆盖掉研发成本就行。

        重要的是积累一些实验数据,借以看看哪种化学武器更能适应战场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将欧洲战场上的所见所得编制成课本,以便将来进行化学武器的教育。

        作战计划、训练、武器开发等等方面,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二来是看看能不能从德国那里,聘一些专业性更强的化学人才。

        无论是一战前还是一战后,德国的化工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化学武器的研发,更是独步全球。

        这方面日本鬼子甚至在后面聘请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德国麦茨纳博士赴日,?使得日本的化学战装备变成了德国式。

        麦茨纳的到来?可以说给在黑暗中摸索、步履维艰的日本化学武器研究点亮了一盏明灯,使日军因此掌握了毒气武器和毒气战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也可以说通过聘请德国专家,大量破坏性武器从德国扩散到了日本。

        当然,化学武器的开发能力并不等同于毒气战能力。

        除了毒剂开发之外?毒气战能力还包括毒气生产能力、毒气的运载手段与攻击能力、毒气防御能力、检知系统等方面,程诺心知这些东西是闭门造车弄不出来了,想有所发展,必须在战场上进行检验。

        三来是程诺想取得更加先进的用毒防毒经验,这方面尽管日本的化学武器让我们吃了不少的苦,但若是放到欧洲战场上,无论是化学武器的质量还是数量,发展几十年的日本不过是一战各国的平均水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